2020電腦地圖繪製比賽 得獎作品

***佳作獎***
趙文華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歷史學研究所三年級
作品名稱:大肚下堡二十庄四月迓媽祖路線圖
主題說明
    大肚下堡二十庄迓媽祖
      同治7年(1868)起,大肚下堡農民因黑龜子(負泥蟲)肆虐,稻作受損而發起迓媽祖,主要由船仔頭庄發起,到彰化南瑤宮迎請彰化媽回庄祈雨除蟲害,後果真應驗,遂由船仔頭等四庄每年自南瑤宮迎請彰化媽到村莊賜福。直到明治35年(1902年),祭典範圍擴大到整個大肚下堡二十四庄,以龍井與大肚鄉為中心。後來,由於明治44(1911)年7月發生洪水,塗葛堀流失三庄(頭湖、頭前厝、外海埔),崙仔與水師寮庄於迓媽祖時又發生紛爭,水師寮因此退出而併入大庄媽五十三庄活動,現僅存二十庄(崙仔與水師寮也是漳、泉居住交界處,24庄或後來20庄都是漳州人區域),大肚地區因黑龜仔蟲(黑瓢蟲)肆虐稻作而形成的民俗傳統,其範圍正好與當地水圳灌溉區域一致,可見民俗文化與產業活動的緊密關係。儘管目前迓媽祖的信仰已跟稻作豐歉無關,主要是地方祈求合境平安的儀式,而持續延續至今,成為烏溪流域最重要的媽祖信仰民俗活動之一。

    大肚下堡共轄9個庄(大字):這也是大肚20庄(含小字)迓媽祖的範圍,詳述如下:
    今龍井區境內:茄投庄、福頭崙庄、塗葛堀庄
    今大肚區境內:大肚庄、社腳庄、王田庄、汴仔頭庄
    今烏日區境內:烏日庄、朥胥庄
    當時塗葛堀庄、汴仔頭庄有港口及航運之便,非常繁榮,但現在港口於大正元年水災沖毀,交通改道,地方已成僻靜農村,經濟凋零,但拜拜、請客、演戲的費用讓居民負擔沉重,才有歌謠中的「孤棚戲」、「扒竹刺」這樣說法。
設計理念
    大肚下堡二十庄迓媽祖路線圖
      本圖之繪製目的,為地方保存歷史文化記憶,以GIS視覺化表達迓媽祖的20庄,每一庄的位置,媽祖駐蹕讓信徒膜拜的宮廟位置,並以1904明治版台灣堡圖為底圖套疊,俾利還原當年如何安排每日媽祖遶境的街庄位置,讓讀者了解當年歷史,而這一個媽祖繞境祈福消災的街庄領域,因尊重傳統並未重劃。
      每年從農曆四月初一,由第一天的船仔頭庄負責到彰化南瑤宮、天后宮,大肚萬興宮、永和宮,迎請四尊媽祖參加遶境,一連二十天接力式一庄接一庄的遶境祈求平安,信徒也都在自家門前準備供品、香案,禮敬媽祖,每一庄頭遊行一天,共20天,第二十一天,再由最後一天的頂街,將媽祖送回原迎請廟宇。
繪製過程
  1. 資料收集:
    根據大肚下堡二十庄迓媽祖各宮廟聯合籌備會歷年會議紀錄,確定繞境路線及駐蹕宮廟名稱、地址,及每年固定路線。
  2. 田調踏查:
    根據所蒐集資料,實際現場路線踏查記錄,作GPS經緯度定位。
  3. 資料整合:
    將田調踏查所蒐集之地理資訊及灌區資料,做系統性整合; 導入QGIS。
  4. 地圖套疊:
    於QGIS,運用WMTS導入中研院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之1904年明治版臺灣堡圖,將所蒐集之地理資訊與之套疊。
  5. 出圖排版:
    調整及編輯圖層屬性,建立地圖出版設計,完成美工及出圖。
資料來源
  1.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 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whgis/
  2. 大肚區公所網站: https://www.dadu.taichung.gov.tw/980667/980668/980670/1710524/1924202/
  3. 台中水利會所提供之大肚圳、王田圳、知高圳灌區地理資訊。
  4. 大肚下堡二十庄迓媽祖各宮廟聯合籌備會歷年會議紀錄
  5. 現場路線踏查蒐集地理資訊,及各駐蹕宮廟GPS經緯度定位
  6. 製圖人多年參與迓媽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