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方之德製二十萬分一地形圖

中華民國地圖學會理事 許哲明 編寫

 

        近期看到一幅德製《直隸山東輿地圖_濟南府》(如圖一),其是德國陸軍參謀處測量部監印,普魯士土地調查局(Preuß Landesaufnahme)於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以德文、漢字雙語彩色印製《直隸山東二十萬分一輿圖》65幅中之一;這圖組含蓋了赤城縣以南的直隸、山東兩省所有區域;標準圖幅範圍(大小)為40'x1°( 37 x 44 cm or smaller),圖內山形以暈渲(Shading)表現,而且印製精湛,地名細密。德國普魯士文化遺產圖書館(Staatsbibliothek Preußischer Kulturbesitz)典藏有65幅,哈佛圖書館(Harvard Library)典藏有63幅(有數位圖檔)及圖幅接合表(如圖二);本文所附這幅圖(圖一)係軍備局第401廠典藏該圖組唯一之一幅。《直隸山東二十萬分一輿圖》與同時期的《直隸山東縣級輿圖》 (計直隸99幅、山東61幅)之表現各有不同特色,後者係大部分出自地方衙門的彩繪本,賦有繪畫技巧,無嚴格的比例尺,更缺乏投影理論指導,僅有計里畫方;前者則是近代測繪技術製作之產品,以格林威治為本初子午線,採Gauss–Krüger投影。

圖一 《直隸山東輿地圖_濟南府F15》(1907)

圖二 普魯士土地調查局發行《直隸山東輿地圖_1907》之圖幅接合表

 

  德國在二戰後(1945年)陸續測繪發行本國的TK25、TK50、TK100及TÜK200等一系列基本地形圖,其最早淵源於18世紀末即已完成的"Geographischen Specialatlas von Deutschland und den Nachbarländern im Maßstabe von 1:200.000"圖組。德意志帝國( Deutsche Reich)於1875年設立「普魯士土地調查局」負責各式軍用地圖之生產,1921年改制為Reichsamt für Landesaufnahme (RfL) ,直到1934年。本文所附之圖三,係RfL於1929年發行的《Karte des Deutschen Reiches》十萬分一地形圖大幅版,此系列之各圖幅含蓋範圍不等,是運用單色舊版十萬分一地形圖(15'x30')編纂修測而成;圖三之圖幅(已拼接,原為左右二幅各有重疊圖資)為36'x1°20'。這圖組亦稱"1cm-Karte",表示圖上1x1cm方格,等於實地1x1km範圍。這系列地圖主要採暈滃(Hachures)表現山形,此是19世紀以來歐系地形圖之特色;而前段所介紹的二十萬分一地形圖則是採暈渲表現,這在19世紀後半葉也已普遍採用,到20世紀這暈渲技術更加成熟,至中葉已完全取代了暈滃,成為主要的地形立體顯示法,直到今日。

圖三 Karte des Deutschen Reiches (1cm-Karte)大幅版(36'x1°20',左右幅已拼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