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中美合作航測隊之中印邊界航空圖

                                                                    中華民國地圖學會 理事 許哲明 編寫
     

      這幅「軍令部中美合作航測隊」製作的百萬分一「中印邊界航空圖」(如圖一),是早期「中美合作製圖」之歷史見證。在大陸時期對日抗戰末,我政府接受美國第十四航空隊(14AF,1943.3.5〜1946.1.6)隊長陳納德將軍(同盟國在中國戰場上最高的空中作戰負責人)建議,中美合作航測繪製我國西南各省區地圖;基此,於1944年6月中美雙方政府簽訂《中美合作航空測量合同》(Agreement on Aerial Photography in China),並在重慶成立「中美合作航空測量隊」,隸屬軍令部第四廰。
     圖邊右上有簽署“之卓”,即王之卓(1909〜2002,中國科學院院士),是我國第一位獲得博士學位的航測專家(1939年德國柏林工業大學),1943年10月擔任軍令部第四廳(1946年6月改制為國防部測量局)測量技術室主任、測量監(等同少將銜),主管測量技術業務。1944年參與商談及簽署《中美合作航空測量合同》。1945年3月率航測隊空中攝影組成員(計15員)前往設在印度加爾各答的美軍第三航空測圖隊研習新興航測製圖技術,歷時三個月。1945年7月〜1947年4月我方航測隊製圖組成員分兩批先後赴美研習最新製圖技術與學術,並協助航測成圖內業(主要是中國地區地圖之地名翻譯)工作,此時王之卓負責赴美學員相關研習之協調與督導,並為起草擬訂《中國航測十年規劃》,在美國考察航測事業一年多。
  「中美合作航空測量隊」(1944.6〜1945.8)雖名為中美合作,實際上是美國人在主持,一年多時間內,對大半個中國領土進行了航空攝影,內業測圖及印刷則在美國進行。當時彙集了中國幾乎所有的大地測量成果和各種地形圖資料全部運往美國,中方參加航測的人員也由重慶去美國,美國採用中國的上述測繪成果及美國陸軍製圖局(AMS, 1942〜1971)已有的中國測繪資料,繪製中國大陸西南等11省區的1/50,000地形圖,約二千多幅,多色印刷(圖組號L7xx,圖幅15'×10');據此再編製了1/250,000地形圖、1/1,000,000輿圖及航圖。
        本幅圖幅大小51.5x50.6cm,圖內繪有斜地理方格網(30'x30'),即圖之上方並非為正北,不同於一般航圖是正形圓錐投影,而此是斜軸圓錐投影;這特種航行圖應該是提供予當時的駝峰航線(Hump Route) 的空中飛行任務遂行有關。本幅「中印邊界航空圖」並非該隊發行,而是研習作品(圖背面有書寫是屬周齊祁,1966.5〜1972.7擔任聯勤測量署署長);且圖上日期1946年1月,該隊已於抗戰勝利(1945.8)後裁撤了,唯我方人員尚在美國參與航測製圖之研習和工作。

                                              圖一 百萬分一「中印邊界航空圖」(1946.1,中美合作航測隊編製)

                           “TEZPUR, INDIA TO K’UN-MING, CHINA” SFC133 (AAF SPECIAL FLIGHT CHART)